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广州推动贯通520公里山海骑行道 目前已有8条线路上线
广州推动贯通520公里山海骑行道 目前已有8条线路上线盛夏时节,广州街头“早C晚C”的骑行大军成了一景。C是Cycling的C,也是City的C。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美丽”,或是探访古老街巷,品味历史的厚JN SPORTS,或是在城郊碧道骑行,享受清风拂面的惬意……“骑行热”的背后是绿色环保理念的盛行、社交方式的多元化和人们对健康追求的体现,也反映了广州交通出行的新时尚。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推动广州绿道、碧道、慢行道多道融合,会同市林业园林、水务、交通运输等部门共同推动贯通广州520公里山海骑行道。目前,8条共240公里的山海骑行道线路已经上线”骑行道骑行,广州“山、水、城、田、海”的秀美风貌将完整地呈现在眼前。绿美广州、“百千万工程”的建设及广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也将惠及越来越多的市民。
云山连珠水的山水格局和占据约三分之二广州市域面积的绿色基础设施空间为骑行道贯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广州市林业园林、水务、交通运输等部门经过长期努力,已建成绿道、碧道、乡村公路和市政路慢行道等骑行系统雏形。
在此基础上,为贯彻落实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2-2035年)要求,广州打通断点、提升骑行环境,将全市骑行空间贯通成网,形成北至从化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途经珠江带,南抵南沙海滨的骑行主线公里。
以骑行道贯通为载体,以点串线、以线成网,串联传统村落、工业遗产、产业小镇以及生态、农业、历史、都市、海洋等风貌资源点,打造多个主题区段,高质高效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州建设,为广州戴上“翡翠项链”。
“骑”遇南沙,之南海滨,凭海临风。蕉门河畔、灵山岛岛尖碧道、凫洲水道、慧谷超级堤,一条条生态长廊沿着碧色的岸堤舒展而行。近日,新快报记者来到广州南沙进行骑行体验。南沙的碧道“集美貌与功能于一身”,既是易出的“养眼”风景线,又是集生态修复、河畔焕新、市民共享于一体的多功能步道。骑行其中,能同时体会滨海风光的悠闲治愈与动感活力。
新快报记者在蕉门碧道段体验发现,对于骑行爱好者来说,蕉门公园的亲水碧道和附近由旧采石场改造而成的凤凰湖公园是个不错的选择。来这里既可亲水游湖,还能赏花观鸟,十分惬意。
在灵山岛岛尖碧道(蕉门水道)段,新快报记者体验发现,这里有完善的配套设施。除了有一条红色的骑行道,还有一条灰色的人行步道。骑行道的起点上写着:观海听海SEA VIEW。沿着骑行道慢悠悠地骑行,沿途可以发现很多植物的身影,有鼠尾草、黄槐、凤凰木、龙船花、幌伞枫等。碧道还在沿途设置了自行车停放处、卫生间、便民服务中心、AED等设施。不过,沿途基本没有树阴遮挡,如果在暑期骑行,需要做好防晒防暑工作。市民小贾建议在骑行道沿途修建一些休息棚,或者是多种植一些能够纳凉的树木,方便骑行者有个不错的骑行体验。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联合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率先上线公里的山海骑行道线路。市民可在高德地图中搜索关键词“广州520山海骑行道”,在百度地图“骑行路书”板块下查询“山海骑行”,获得山水画卷段、增江画廊段、文化交织段等不同骑行游玩线路推荐。
时下,居民和游客热衷于骑行通勤和游览打卡,在各大社交平台带火了“City Ride(城市骑行)”的新兴生活方式。“城市骑行”正在成为时尚潮流活动和生活休闲方式,由此催生出了“骑行经济”。
中国自行车协会曾发布出行数据调研显示,从去年年初到去年9月,全国城镇居民每100次出行中,约有30次由“两轮出行”完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广州市全方式出行比例中,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在2022年占比已达到50.4%,电动自行车快速兴起,与步行、自行车共同构成慢行交通新主体。《2022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统计,中心城区绿色出行(含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比例77%,居全国超大城市前列。
广州的市民热爱骑行,也享受骑行。今年78岁的郭道宁是广州梦骑行队队长,也是这支队伍的发起者之一。广州梦骑行队的大部分队员曾是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平日里爱骑行。这支骑行队12年来5次骑行海外,今年将再次从广州出发,一路骑行至法国巴黎,用骑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以前人们骑行更多是为了通勤、上班,现在人们骑行更多是为了运动与健康。”对于“骑行热”的出现,郭道宁表示并不意外。他说,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日益深入,自行车不再是单一的代步工具,而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骑行,收获了健康,得到了放松,拓展了社交圈”。
家住广州市天河区从事直播电商的曾先生也是一名骑行爱好者。空闲之余,他会和骑友们提前规划好骑行路线,一般以市区小环线居多。“一次骑行几十公里,边运动边欣赏沿途的风景,我感受到自由与美好。”他说。
孔强是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自行车服务总队队员,也是广州市海珠区一家知名折叠车品牌旗舰店的店长。7月18日,新快报记者来到该门店,看到折叠自行车的种类繁多,价格从上千元到上万元不等;骑行服、头盔、水壶支架等各种自行车装备与配件琳琅满目。孔强正在店里为顾客的一辆旧车做着保养。
“近几年骑行环境好了,大家认同骑行文化,骑行需求得到了释放,所以我在去年底开了这家店。”孔强说,他明显感觉到,现在参与骑行的人越来越多了,不仅买车的人比以前多了,来修车的人也多了,“每天都有人拿着放了好几年没骑的车过来保养与维修”。
集社交、环保、“City Ride”于一身的“骑行经济”,带动了千亿市场。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2100亿元,同比增长3%;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这些年广州的变化很大,城市建设越来越好,多了很多骑行的好去处,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郭道宁表示,市区内许多骑行道被汽车占道用来临时停车的问题尤为突出,更有甚者有骑行道变成了“停车场”,希望有关部门加强整治。
同时,他关注到广州大学城拥有得天独厚的骑行环境,深受骑友们的喜爱。不过,有些骑行道路面坑坑洼洼,路况很差,不仅严重影响了骑行的体验,还迫使好多单车行入机动车道,影响骑行安全。
孔强说,与日俱增的骑行需求也对城市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在拓展骑行空间的同时,更要做好原有骑行道的维护,避免汽车、行人与骑行者互相争道。他认为,骑行运动伴随一定风险,要增强骑行者的安全意识,开展适当的安全培训尤为必要。